首頁
快訊
要聞
股市
新股
信披+
公司
數據
基金
金融
視聽
評論
專題
產經
創投
科創板
新三板
投教
ESG
滾動
公眾號
電子報
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證券時報
>
專題
灣區大視野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攜手大灣區 依托創新科技提升香港制造業競爭力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供圖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若了解香港發展史,便可知道制造業曾經在香港經濟崛起中發揮重要作用,紡織業、制衣業、塑料業……多個行業在全球占有舉足輕重地位,高...
證券時報網
羅曼
07:00
共享雙城資源 助力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更上層樓
證券時報記者 王軍憑借地理優勢和政策支持,面積僅約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正在追逐世界級夢想。近日,以“深港攜手共建科技特區、央地協作聚力技術創新”為主題的深港科技創新發...
證券時報網
王軍
11-23 07:01
產學研持續加力 深圳合成生物產業蓬勃發展
圖蟲創意/供圖 周靖宇/制圖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昌11月初,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舉行了一場名為“想象·現實·未來——讓合成生物夢想照進現實”的研討會。研討會的學術氛圍非...
證券時報網
陳霞昌
11-20 07:02
灣區大視野|深圳,一座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的樣本!
近日,2023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成功舉辦,多位專家、學者、創業者、技術“達人”等分享了自己與深圳這座城市雙向“奔赴”的故事。吸引人才、成就人才這個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從各...
深圳
人才
證券
證券時報
11-10 08:14
灣區大視野丨拼了!香港瘋狂“搶人”背后…
在剛剛結束的香港國際金融領袖峰會上,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港府在過去數年推出不同措施,吸引企業和人才來港。截至今年10月底,各項人才計劃已有超過18萬個申請,超過10...
香港
基金
保險
證券時報
11-09 13:01
獨家專訪澳門金管委員劉杏娟:為金融創新圍出一塊容錯試驗田,對滴灌通采取“風險為本”原則進行日常監管
為配合澳門發展現代金融業,進一步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優化金融市場環境,澳門特區政府重新修訂了《金融體系法律制度》,該法律已于2023年7月31日獲立法會細則性通過,并于11...
新動力
金管局
金融業
證券時報
11-03 08:40
擴大與內地互聯互通 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10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簡稱《施政報告2023》),他表示,香港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是貫徹“一國兩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施政方向是要強化優勢,...
證券時報網
羅曼
10-26 06:59
灣區大視野丨“美食盛宴”!超4000家企業、40萬件展品…提振灣區糖酒消費市場
對于中國的食品酒類行業而言,第109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為行業探索中國和世界雙向奔赴、溝通合作提供了機遇。
消費市場
消費
中糧糖業
證券時報
10-16 08:29
不斷擴大朋友圈 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未來開辟新空間
圖蟲創意 香港金管局/供圖 周靖宇/制圖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1993年4月1日,香港金管局正式成立,今年剛好是其成立30周年。近期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
證券時報網
羅曼
10-12 06:57
超2000家企業參展 打造服務出口新增長點
證券時報記者 吳瞬9月13日~15日,在深圳舉行的粵港澳服務貿易展覽會暨深圳跨境電商展覽會現場,又一次上演“人山人?!?,大量展位前都不斷有客戶上門咨詢。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
證券時報網
吳瞬
09-15 09:21
實探河套深圳園區:深港科創資源加速匯聚
日前,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賦予了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的新內涵、新使命,在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新能源汽車
深圳
科創
證券時報網
李明珠 吳家明
09-06 07:07
深港“雙向奔赴”帶來消費新變化
不僅如此,深圳多個區在過去都將“免稅消費中心”提上日程,深港都曾提出在口岸片區建設大型購物城的計劃。
消費
深圳
證券
證券時報網
羅曼 吳家明
08-14 06:59
粵港澳大灣區9城半年答卷: 制造業當家 外貿承壓前行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9大城市今年上半年“喜憂并存”,從整體數據來看,經濟逐步回升向好,其中工業指標恢復良好;而作為經濟重要引擎之一,外貿依然承壓...
新能源汽車
新產業
粵港澳大灣區
證券時報網
吳少龍
08-09 07:04
虛擬電廠建設加速 市場機制待完善
圖蟲創意/供圖 翟超/制圖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昌 卓泳席卷全國的熱浪,讓多地用電負荷創出新高。7月10日,廣東省最高電力負荷達到1.39億千瓦,創下今年新高。電力負荷高...
證券時報網
陳霞昌 卓泳
07-24 06:59
港澳青年大灣區創業熱情高漲 多重便利造就“筑夢”舞臺
卓泳/攝 官兵/制圖證券時報記者 卓泳近期,粵港澳大灣區內兩大賽事的啟動吸引了許多港澳創業青年的關注:一個是2023前?;浉郯呐_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另一個是2023年廣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據了解,目前賽事...
證券時報網
卓泳
07-12 06:43
深圳開建“超充之城” 大灣區競爭白熱化
據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新興產業部總經理馮悅波介紹,所謂“超充”,是指比快充更快的充電設備,其最大輸出功率可達600千瓦,最大輸出電流達600安,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的速度...
證券時報網
陳霞昌
07-03 07:12
深圳碳市場開市十年 創造多個第一
圖蟲創意/供圖 周靖宇/制圖自2013年6月18日開市以來,作為全國首個啟動交易的試點市場,深圳碳市場在10年中取得了多個第一:碳市場流動率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國試點碳市場配額成交額率先突破1億、10億...
證券時報網
吳瞬
06-19 04:00
廣州推動金融開放創新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金融平臺
6月1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推動廣州金融開放創新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金融平臺。
證券時報網
羅曼
06-13 04:00
打造要素市場新“護城河” 深圳力推五大交易平臺有深意
對標國際一流交易規則,打造便捷安心交易環境,這是深圳五大重點交易平臺的一大特色。
比亞迪
護城河
深圳
證券時報網
吳瞬 吳少龍
06-12 04:00
雙向“打卡”消費走俏 深港聯動帶旺產業融合丨灣區大視野
“我們原本在東門老街有一家門店,恢復通關后生意太好,所以老板決定趕緊在人民南再開一家新店?!痹谏钲诹_湖人民南路,一家新式糕點店的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內地與香港全面恢復...
數字人
消費
深圳
證券時報
06-10 08:46
雙向交融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效應”日益凸顯
吳家明/攝證券時報記者 吳瞬 吳家明“我很高興看到香港青年能夠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拓自己的天地,實現創業美夢。除了創業外,也有很多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發揮一己...
證券時報網
吳瞬 吳家明
05-17 04:00
琴澳聯動全球招商 一體化建設全面提速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擁有面向國際、輻射全國的重要市場影響力,澳門作為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國兩制”下具備多項營商環境優勢,包括自由港、單獨關稅區級聯通...
證券時報網
羅曼
05-11 04:00
國際金融樞紐建設步伐堅實 大灣區融合發展提速
近日,一場集結了粵港澳大灣區政企學等各界精英的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在珠海橫琴舉辦。該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廣東省金融智庫聯合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
證券時報網
羅曼 吳瞬
04-24 04:00
超50家美企齊聚大灣區 期待與中國開展更多合作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復蘇加速,全球多個知名企業CEO連番訪華,外企加速投資中國的態勢正在形成。
證券時報網
吳瞬
04-21 04:00
前海金融30條落地見效 跨境居民金融服務體驗升級
目前已有多個金融創新業務在前海推出并取得新進展,內容覆蓋民生金融服務、跨境支付、跨境金融及監管、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方面,加速探索金融改革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證券時報網
卓泳
04-19 04:00
歐冠升專訪|做好超級聯系人 打造最具活力與吸引力的市場
2021年5月,歐冠升正式接棒李小加,成為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他也是港交所史上首位非華裔行政總裁。
證券時報網
羅曼
04-12 04:00
查看更多
評論
讓香港科創成果進一步走出實驗室
借助內地廣闊的產業空間、龐大的市場和成熟的供應鏈,香港科創成果可進一步走出實驗室實現成果轉化,最終走向市場。
證券
香港
科創
卓泳
04-24 04:00
更多報道
百人團開啟內地行!首站深圳,遍訪一眾科技龍頭!李家超:兄弟情、兄弟貌,同為圓夢城!
綜合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深圳特區報、21世紀經濟新聞、香港文匯網、南方+相關報道4月21日-2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香港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依次到深圳、東...
科技龍頭
深圳
比亞迪
證券時報
04-22 23:26
今天,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大佬集齊了!香港財政司司長重磅發聲!
4月22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分享推進大灣區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情況。
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
粵港澳
證券時報
04-22 17:52
換一換
熱點
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