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百家公司年報被問詢!原因是…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胡華雄2023-05-22 08:18

    隨著A股市場2022年報披露的收官,交易所對上市公司2022年報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密集問詢。

    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滬深京交易所已對數百家A股上市公司發出2022年報問詢函,隨著年報問詢工作的推進,這一名單仍在不斷增加中。

    銀泰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建華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券交易所應當對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信息披露行為進行監督,督促其依法及時、準確地披露信息,問詢函是交易所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職責的重要途徑之一。

    資深市場人士桂浩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發出問詢函,是一種常見的做法,目的是通過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一些疑問,幫助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實行某種形式的監督。

    問詢關注領域廣泛 是否存在“財務洗澡”成重點

    記者梳理發現,交易所年報問詢函所涉及的問題多種多樣,包括是否存在“財務洗澡”、相關訴訟、資產凍結、逾期債務、關聯交易等各種領域的問題,不一而足。

    這里面,是否存在 “財務洗澡”成為年報問詢函關注的重點。

    記者梳理發現,包括智動力、青島金王、ST愛迪爾、拓維信息、方正電機、旋極信息、*ST民控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均被交易所問詢函問及是否存在“財務大洗澡”或“財務洗澡”情形。

    比如對于拓維信息計提商譽減值,深交所發出的問詢函指出,2022 年,公司對商譽、無形資產、其他計提減值準備金額分別為7.55億元、4883.15 萬元、5309.51 萬元。深交所要求拓維信息結合形成商譽的各子公司被收購以來主營業務情況、主要財務數據、市場競爭狀況、在手訂單等情況,說明對子公司各年度計提商譽減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通過一次性計提商譽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形。

    深交所在近日的年報問詢函中,要求*ST民控結合業務付款與結算安排、信用政策、減值跡象及其出現時點等,說明報告期內應收賬款減值準備計提比例較以往年度大幅增長的原因,相關欠款方償債能力是否發生重大變化,以前年度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審慎,是否利用不合理的資產減值損失進行“財務洗澡”。上述問詢函指出,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對應收賬款分別計提減值準備95 萬元、123 萬元、556 萬元,占當期賬面余額的比例分別為7.24%、11%、58.23%。

    深交所在對愛迪爾2022年報的問詢函中,要求愛迪爾補充說明近三年應收賬款減值計提的依據和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用存貨減值準備進行財務“大洗澡”、跨期調解利潤的情形。

    上交所在對美爾雅發出的2022年報問詢函中也提及,公司收購青?;菁涡纬缮套u余額2.23 億元,2020 年及 2021 年公司未對該商譽計提減值,2022 年公司對青?;菁斡嬏嵘套u減值 9947 萬元。上交所要求美爾雅補充披露相關信息,包括商譽相關資產組出現減值跡象的時點及原因,是否具有持續性,以及對青?;菁螛I績的具體影響等。

    在對漢鑫科技發出的年報問詢函中,北交所要求漢鑫科技列示 1 年以上應收賬款的逾期情況,并說明逾期金額和原因。北交所還要求公司結合預期信用損失模型、應收賬款賬齡分布、客戶信用風險狀況、期后回款情況和同行業公司壞賬計提情況等,說明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桂浩明向記者表示,公司正常的虧損,以及正常資產減計等,應該說也是財務操作當中的一個現象,本身無可厚非,前提是必須合理合法,但實際上資本市場確實存在部分公司在經營狀況比較差的情況下,當年大量計提減值,“讓我一次虧個夠”,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非常有害的,它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普通投資者在看年報的時候未必能夠看到,或未必看得明白,交易所用專業的眼光發現以后提出意見,起到了作為一線監管的作用。

    除了是否存在 “財務洗澡”問題,關聯交易也是交易所問詢函重點聚焦的領域。

    比如近日交易所在*ST雪發的年報問詢函中,就要求*ST雪發全面梳理近三年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資金往來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財務資助、日常經營、重大交易情況,相關資金來源及去向,往來資金是否涉及違法違規行為,是否存在未披露的關聯交易或資金往來,公司是否存在違規提供財務資助或關聯方資金占用情形。

    訴訟事項也是不少年報問詢函所提及的事項。

    比如深交所近日在朗源股份2022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朗源股份對比說明 2021 年、2022 年保留意見涉及的優世聯合未決訴訟具體明細事項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具體差異情況;以列表形式詳細說明優世聯合涉訴事項的基本情況、訴訟進展、預計負債計提情況、預計負債計提依據、公司已獲取的關于相關訴訟事項的材料情況,并據此分析相關預計負債計提的充分性、合理性。

    刨根究底:有公司連續7年收到年報問詢函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年報中的一些疑問,交易所還進行了“刨根究底”式問詢,部分A股上市公司不止一次被問詢。

    比如漢馬科技在發布2022年報后,就已收到兩次年報問詢函。

    在4月份上交所發出的問詢函中,上交所對漢馬科技的持續經營能力、收入確認、資產等多個方面提出多個問詢問題,包括提及了公司的預計負債問題,指出近三年公司按揭貸款回購業務擔保未結清余額分別為27.93 億元、24.61 億元、12.25 億元,保兌倉業務回購擔保未結清余額 4.25 億元、1.14 億元、7599.90 萬元,且 2020 年曾存在墊付逾期按揭貸款情況,但均未計提預計負債。

    這一問詢函顯然發揮了作用。5月16日,漢馬科技對上述問詢函進行了回復。在上述回復中,漢馬科技稱,再次與會計師共同探討后,認為對預計負債的會計處理不恰當,故公司對 2022 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報表及附注部分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調整,對由此導致的相關會計差錯予以更正。

    在上述回復發布之后,上交所很快就對漢馬科技發出第二份年報問詢函,稱經事后審核,回復中關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應收賬款、資產減值等事項的具體情況仍需進一步明確,上交所要求公司進一步補充披露相關信息。

    上交所在第二份年報問詢函中要求漢馬科技逐項列示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出現減值跡象的具體時點及判斷依據,說明在信用賬期截止時公司是否采取相關催收措施及催收效果,前期是否存在壞賬計提不充分的情形。此外,上交所還要求說明在對相關欠款方已單項計提壞賬后,仍持續產生交易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

    也有公司連續數年都收到年報問詢函。

    比如聯創股份近日收到了交易所對公司2022年報的問詢函,要求公司對相關事項進行說明或補充披露,對于會計師無法對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聯創聚合物有限公司向上海屬郡新材料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支付 4200 萬元所購買的債權的可收回金額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交易所要求公司詳細說明交易背景、業務意圖、合同主要條款及具體交易內容、相關交易的必要性及商業合理性、以及會計處理的合規性等。

    實際上,從自2016年年報被問詢開始,聯創股份每年年報都被交易所問詢,至今已經連續7年收到交易所的年報問詢函。

    另一家上市公司振東制藥近年也是連續收到交易所的年報問詢函。近日,該公司收到了交易所對公司2022年報的問詢函。資料顯示,振東制藥自2020年5月收到對2019年年報的問詢函,此后每年都收到年報問詢函,至今已連續4年收到年報問詢函。

    總體上看,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年報發出問詢函,以及被問詢公司回復問詢函這一過程,對于發現問題,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發揮了明顯作用。

    陳建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一方面,交易所通過公開問詢的方式,表達對上市公司年報中存在問題的關注,要求上市公司及時作出解答,以此促進上市公司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另一方面問詢函也將產生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動其它雖未收到問詢函但存在類似問題的上市公司在后期作出更為詳盡的披露。整體上看,交易所問詢函制度將使得信息披露更加有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通過關注上市公司對問詢函的回復,能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真實的經營情況,進而對公司真正價值作出判斷。

    桂浩明指出,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可能暴露一些蛛絲馬跡,或陳述不完整等,交易所針對這些問題發出專業問詢函,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相關上市公司規范運營。

    校對:趙燕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