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單日資金凈流入突破118億元 創今年以來第二高峰
A股市場風云突變,5月10日,近期市場上最火的中特估板塊突然“熄火”,滬指在大金融等中字頭權重板塊拖累下,跌超1%。不過,股票ETF市場整體卻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全部股票ETF基金當日合計資金凈流入突破118億元,創下今年以來第二大單日凈流入。
寬基ETF一改過往多日資金凈流出的局面,成為當日資金青睞的對象。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多只主流寬基ETF資金凈流入居前。
在資金流出方面,此前受到資金追捧的基建ETF、證券ETF、非銀ETF、紅利ETF成為失血“主陣營”,資金短期“落袋為安”效應明顯。
寬基ETF獲資金青睞
股票ETF單日資金凈流入創年內第二高
經歷此前連續多日的強勢上攻,5月10日,大金融板塊集體熄火,前期大漲的中國銀河觸及跌停,中信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紛紛跌超5%,受此拖累,上證指數大跌1.15%,險守3300點關口。
不過,在這樣的行情下,ETF投資者繼續展現出逆向投資的特點,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當日全市場725只股票ETF(統計股票ETF和跨境ETF)總管理規模1.30萬億元,合計資金凈流入118.08億元,創下今年第二大單日資金凈流入(僅次于今年4月25日單日凈流入171.26億元),整體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
從資金凈流入排行看,5月10日當天收盤,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主流寬基ETF受到資金青睞,資金凈流入排行居前。
其中,華夏上證50ETF單日資金凈流入25.33億元,創今年以來第二大單日資金凈流入,僅次于今年1月16日的27.16億元單日資金凈流入。
此外,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單日資金凈流入也達到17.64億元,在該基金今年以來單日資金凈流入排行中位居第五。
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單日資金凈流入也超過17億元,位列該基金今年以來單日資金凈流入榜第三名。
在一位ETF基金經理看來,寬基指數5月10日資金凈流入可能與當日股指期貨市場升水引發期現套利有一定關聯?!白蛉?,包括滬深300以及上證5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均呈現升水狀態,市場資金會在期貨價格大于現貨價格,也就是期現升水時,買入或申購ETF份額的同時沽空期指,待期現價差收斂后賣出或贖回基金并平倉期指,進行期現套利,從而帶動相關標的的ETF資金凈流入?!?/p>
此外,不少基金公司人士強調ETF逆勢投資的工具屬性?!皬倪^去的經驗來看,ETF的資金流動與標的指數走勢通常呈現負相關性,指數快速上漲時,ETF一般出現凈贖回,指數快速下跌時,則出現凈申購,當前的ETF市場也體現了這一特點。ETF作為工具型的產品,具備較強的交易和配置屬性,ETF的低成本、高流動性很容易吸引資金低位布局,ETF這種低買高賣的投資行為對股票市場的穩定起到一定作用?!币晃换鸸局笖挡咳耸勘硎?。
“今年早些時間,寬基ETF一直是ETF市場中的失血主陣營,包括上證50、滬深300等主流寬基ETF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經過近段時間的調整之后,上證50、滬深300指數市盈率有所回落,加上近期A股市場行業輪動太快,細分賽道投資難度加大,不排除部分資金開始選擇增持寬基ETF?!币晃粯I內人士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資金“落單為安”效應明顯
基建、非銀等ETF出現資金流出
隨著大金融板塊的調整,不少資金選擇落袋為安,止盈意圖明顯。從資金凈流出情況看,基建、券商、紅利等以中字頭個股為主的ETF資金凈流出居前。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5月10日當天,資金凈流出超過1億元的9只股票ETF中,有7只為行業ETF,1只為寬基ETF,1只為紅利ETF。
在行業ETF方面,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單日資金凈流出超5億元,位居當日全市場股票ETF資金凈流出榜首,這也是該ETF近期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資金凈流出情形。
其余資金凈流出超過1億元的行業ETF中,非銀金融板塊占據3席。
在5月9日,非銀金融板塊收出一條很長的上引線,5月10日,非銀金融板塊繼續震蕩下挫,多只權重股大幅回調,從ETF市場上看,南方中證全指證券ETF、易方達滬深300非銀行金融ETF、天弘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單日資金凈流出分別為3.36億元、2.86億元、1.30億元。
此外,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景順長城創業板50ETF、國泰中證煤炭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也遭遇不同程度的資金凈流出。
不過,盡管有部分資金選擇止盈,暫時離場觀望,多位業內人士依舊看好“中特估”板塊的后繼表現。
在華泰柏瑞基金經理李茜看來,國企改革之所以會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是由于國內經濟發展正在面臨關鍵變化:一方面,經濟疫后復蘇任務較重,另一方面,中長期高質量發展方向已經確定,加上外部不確定性增多,包含央企在內的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舉足輕重,有望在“發展”和“安全”兩個維度承擔更多的轉型重任。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資官、創金合信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經理董梁也明確表示,中國經濟溫和向好的大方向沒有改變,對A股市場謹慎樂觀。今年剩下的時間也繼續看好中特估。中特估題材股不少市凈率仍然在1倍以下,具有上升空間。而且國企考核標準有所改變,強化了經營效率指標,有利于國企釋放業績。
匯添富基金經理晏陽也提到,當前穩健的經營業績為央國企的估值重塑提供了市場認可的基礎。從盈利能力方面來看,近年來央國企ROE出現明顯企穩回升,目前已超過其他類型企業,高于A股平均水平,體現出央國企較強的“價值創造”能力。
從成長性來看,2022年三季度國資委旗下上市央企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8.53%,同期全部A股為2.52%;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53%,而同期全部A股僅為8.01%,體現出央國企的發展韌勁。展望未來,央國企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或將成為央國企估值重塑的核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