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4月CPI同比漲幅創26個月新低,食品拖累大,旅游走強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江聃2023-05-11 15:01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1%。

    自年初以來,CPI同比漲幅連續回落,4月份創下自2021年3月以來的新低。不過CPI環比降幅連續兩個月收窄。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補償性出行需求較強推動服務價格上漲。但也要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項目大多走弱,反映出內需仍然不足。

    此外,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下降0.5%,時隔兩個月再次下降,PPI同比已連續7個月下降。

    基數影響導致CPI同比漲幅回落大

    4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CPI同比漲幅回落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

    分類看,4月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的漲幅同步回落,對CPI上漲的影響均為0.07個百分點。食品中,禽肉類、鮮果、食用油和豬肉價格分別上漲6.7%、5.3%、4.8%和4.0%,漲幅均有回落;鮮菜價格下降13.5%,降幅擴大2.4個百分點。

    非食品價格表現分化,其中,出行類服務恢復較好,飛機票、賓館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漲幅在7.2%—28.7%之間。工業消費品價格降幅擴大。

    董莉娟介紹,據測算,在4月份0.1%的CPI同比漲幅中,上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上月為0。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記者表示,近期物價數據和其他宏觀數據類似,必須分清基數效應、季節效應和趨勢效應各自帶來的影響。4月份上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比上月回落約0.3個百分點,后期基期效應對CPI的影響將逐漸減小。

    補償性出行需求推動服務價格上漲

    4月,CPI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董莉娟介紹,食品價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1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食品價格降幅雖然在收窄,但仍是拖累CPI上漲的重要原因。4月份,鮮菜、鮮果、豬肉價格環比均為下降。

    董莉娟指出,在非食品中,小長假期間出行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賃費、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游價格均有上漲,漲幅在4.6%—8.1%之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當前消費修復對價格的推升作用主要體現在旅游價格快速上漲方面。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旅游價格同比和環比均連續兩個月上漲。

    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同比則上漲0.7%,漲幅與上月相同。

    民生銀行研究院研報認為,補償性出行需求較強推動服務價格上漲,成為核心CPI環比上漲的主要支撐因素。但也要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項目大多走弱,反映出內需仍然不足。

    多行業受需求拖累,PPI表現不及預期

    4月份,P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5%,時隔兩個月再次轉為下降,PPI同比下降3.6%。董莉娟表示,這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

    環比看,4月生產資料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6%。分行業,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國內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和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下降。鋼材、水泥等行業供應整體充足,但需求不及預期,導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和水泥制造業價格下降。煤炭產能繼續釋放,加之進口量仍較大,帶來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

    此外,生活資料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3%。王青認為,4月下游生活資料PPI環比再度轉跌,同比漲幅較上月放緩0.5個百分點至0.4%。這表明,在上游價格下跌,終端消費僅現溫和修復而非報復性反彈且供給充足背景下,下游商品漲價動力不足,也與當月核心CPI漲幅持續低位徘徊相印證。

    民生銀行研究院指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環比表現均弱于歷史均值。

    CPI同比有望在三季度拾階而上

    對于后期CPI走勢,民生銀行研究院分析,由于食品價格大體穩定、輸入型通脹壓力繼續減弱、核心CPI回升偏慢,再加上下半年翹尾因素低于上半年,今年后半段CPI仍將保持在低位水平,預計上半年CPI同比上漲0.8%,全年約為1.3%左右。

    龐溟認為,綜合需求、供給、流動性等因素的配合與拉動,以及去年高基數效應在今年三季度將漸次回落,預計CPI同比有望在三季度拾階而上,逐步回歸合理水平。

    對于PPI的表現,市場機構的觀點存在分歧。民生銀行研究院認為,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以及國內需求端支撐不足,預計二季度PPI同比漲幅將持續回落。下半年隨著翹尾因素逐漸回升以及國內經濟企穩,PPI單月同比降幅有望收窄。預計上半年累計同比下降2.2%,全年累計同比下降2.0%。

    王青表示,盡管截至4月份,PPI同比已連續7個月處于通縮狀態,但這是建立在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及國內煤炭等上游大宗商品價格快速沖高基礎上的??梢钥吹?,2021年全年PPI累計同比漲幅高達8.1%,2022年上半年累計同比漲幅也達到7.7%。也就是說,高基數是當前PPI同比下降的主因。下半年伴隨高基數效應減弱,國內經濟修復帶動上游原材料和工業品需求上升,PPI同比有望轉正。預計今年全年PPI累計同比漲幅會在1.0%上下。

    校對:王蔚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