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價走高背后存在多重原因!新榨季,巴西食糖產量與期待拋儲成市場關心的焦點……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喬林生2023-05-11 07:30

    近期,紐約原糖期價創下了多年來的新高,主力7月合約期價僅自2022年10月28日的16.18美分/磅至今年4月27日的26.83美分/磅就累讓上漲了10.65美分/磅。與此同時,國內期現貨糖價也表現較強,其中鄭糖主力2307合約期價接近近7年來的高點。不過,當前的糖價似乎正在出現松動,新榨季巴西食糖產量預計增加、物流問題預計最終將得到解決,以及市場期待拋儲的情緒越來越濃意味著行情多變的概率越來越大。為此,期貨日報記者與幾位糖市專業人士進行了交流。

    糖價走高背后存在多重原因

    中糧期貨研究院副總監付斌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國內外糖價持續走高,當前國內期現貨糖價均處在多年來的歷史最高水平。從造成糖價較高的主要原因來看,有以下幾點:

    一是全球糖市供應出現了問題,同時需求又強勁恢復。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糖市持續表現的“牛性十足”,紐約原糖期價從17美分/磅左右一度上升到近27美分/磅,而鄭糖期價則從5500元/噸左右向7000元/噸左右挺進。從需求來看,在區域人口飲食習慣不會短期改變的前提下,全球食糖消費增速與全球人口增速高度相關。據了解,如果全球人口每年以平均1.2%的速度增長,則全球食糖消費將以1%的速度增長。在食糖消費每年都會產生新的增量之際。自2011年以來,連續12年,全球糖料種植面積沒有明顯的增量。在供給側種植面積已經固定的前提下,天氣等因素所造成的單產波動就成全了糖價的“牛脾氣”。

    二是北半球整體減產成為了糖價上行的導火索。在2023年之前的3個榨季,盡管全球糖市出現過區域性大幅減產,但其他產區的意外性增產能夠補充一部分其他產區減產帶來的缺口。因此,雖然全球食糖供需連續3年較為偏緊,但糖價并沒有出現過大的漲幅。隨后在本就偏緊的供需基礎之上,市場出現了以印度為代表的北半球減產這個導火索,糖價自此開啟牛市行情。

    一德期貨白糖高級研究員李曉威表示,目前,由美國銀行業所引發的的相關危機仍在持續發酵,全球糖市除巴西外供應依舊緊張,巴西港口排隊的船仍在增多,農作物的豐產令巴西物流能力遭遇市場懷疑,天氣和巴西港口動態令市場多頭信心仍在,預計美糖短期內會在相對高位整理。

    新榨季國內糖料蔗生長旺盛,進口、拋儲成熱點話題

    “從國內蔗糖產區來看,云南產區在收尾,進口糖虧損較多,令國際糖源無法流入國內市場。另外,糖漿預拌粉等增加較快,但基數不高,國產糖去庫存進展同比均有明顯提升,庫存更多則流向中上游,下游庫存水平偏低,高位采購較為謹慎,短期國內基本面變化不大,更多是國際糖價主導市場,國內信心依然存在,但短期內當糖價在7000元/噸以上時,市場風險明顯增大?!崩顣酝硎?,中期來看,新榨季糖料蔗生長狀態與拋儲動態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廣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劉芷妍告訴記者,進入5月以來,高溫高濕的天氣交替進行,利于甘蔗出苗生長,但此時也是甘蔗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時期和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期。從新榨季廣西甘蔗種植面積來看,預計持平微增。其中,宿根蔗由于收榨早,田間管護及時,生長情況良好;新植蔗受天氣因素影響,苗情偏弱一些??傮w來看,廣西甘蔗苗情同比偏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甘蔗葉禁燒及前期天氣較為干旱,部分地區出現了病蟲害早發多發的情況,會對甘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截至目前,廣西工業庫存降至近10個榨季最低水平,配額外進口糖進不來,消化國內庫存為主?!睋④棋榻B,在此之前,北半球甘蔗壓榨結果與市場預期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結果,印度食糖由增產預期變為減產,泰國食糖產量無法達到預期,以及國內減產幅度較大等令人們更加關心新榨季國內糖料蔗生長情況,也令人們對巴西中南部食糖產量預期增加特別重視。目前,我國進口巴西配額內食糖估算成本在6600元/噸左右,配額外進口估算成本為8500元/噸左右。與此同時,配額內外進口泰國食糖估算成本稍低巴西食糖。

    據李曉威介紹,截至4月末,2022/2023榨季制糖生產基本結束,全國累計產糖896萬噸,同比減少39萬噸;累計銷糖515萬噸,同比增加71萬噸;累計銷糖率57.4%,同比加快10個百分點。全國制糖工業企業成品白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5865元/噸,同比回升129元/噸,升幅2.3%。

    付斌告訴記者,目前,在北半球糖市整體減產的格局確定后,全球糖市開始聚焦南半球。當前南半球的主產國巴西雖然有增產預期,但產能上升需要一個過程。與此同時,巴西擁堵的港口和多雨的天氣會對食糖供應形成一定挑戰,供應端出問題的風險依然較大。長期來看,糖市供應充滿了變數。展望新榨季糖市供需發展趨勢,巴西、泰國等主產國種植面積基本到達瓶頸,唯一增量在于印度。另外,全球糖市在經歷了拉尼娜的干擾后,接著要被厄爾尼諾“狙擊”,包括印度在內的北半球主產區天氣情況令市場堪憂。因此,國際糖價會再次定價新榨季的預期。而對于國內糖市來說,其面臨著海水倒灌的風險,進口利潤修復和消費復蘇成為年初以來的主要交易邏輯。目前,國內糖市由強預期向強現實轉換,雖然盤面近期呈現高位振蕩的態勢,但基差走強的趨勢十分明顯,缺口問題引發的現貨供應緊張逐漸走向現實,政策調控風險逐步聚集。中長期而言,隨著南半球開榨,食糖供應增加,貿易流是否會長期緊張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進口國的點價價位為關鍵中樞,巴西仍有預期偏差風險。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