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誠旗下這一品牌去年平均1天關1家店!連甲方也“看不上”了,專家:留給它的時間不多了
    來源:新財富2023-04-08 20:29

    遍布全球的16142家店鋪,2022年收入超1696億港元,屈臣氏至今仍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和記”)的現金奶牛,是全球最大的保健美容產品零售商。但這也難掩屈臣氏在中國市場的頹勢。雙雙承壓之下,屈臣氏在過去一年,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直接銳減了343家,平均下來幾乎是每天關門1家。

    來源:綜合自每經影視、品牌觀察報、中國企業家雜志

    在當下的美妝市場,屈臣氏正在經歷口碑與業績的雙重打擊。

    先是在2022年財報的暴雷——中國區利潤暴跌85%,創出歷史之最。緊接著又在3·15期間被曝出92%蘆薈膠只有0.41%,因涉嫌虛假宣傳從而被監管部門罰款。

    去年平均每天關一家店

    “家里很多日用品沒有了,連跑了兩家屈臣氏都關店了?!鄙硖帍V東的洛瑤(化名)無奈地在平臺上發出自己的疑問,“屈臣氏是不是快倒閉了?”

    屈臣氏線下門店的冷清,在全國多地都上演著。記者走訪多個大型商圈的屈臣氏門店,早已不復往昔的火爆。網絡上,關于“屈臣氏服務差”的帖子也不少見。

    屈臣氏曾是零售美妝鼻祖,幾乎在每一個大型商超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現在,屈臣氏的存在感越來越弱。那些漸漸消失的屈臣氏店鋪,并非偶然。

    一個月前(3月16日),屈臣氏母公司發布2022年財報。財報顯示,屈臣氏2022年全球總營收同比下滑2%至1696.45億港元,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43.09億港元,同比下滑11%,跌至2020年的水平。其中,屈臣氏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同比下滑23%至175.79億港元,EBITDA為10.9億港元,下滑59%。

    圖片來源:長江和記財報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屈臣氏中國近9年來業績最差的一年,總營收低于2014年,并驟然停下了進入內地33年來的擴張腳步,2022年店鋪數量首現負增長,共關閉343家,店鋪總數跌破4000家(為3836家),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關一家。長江和記在財報中表示,門店數減少主要是由于屈臣氏對虧損門店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門店進行整頓。

    回顧屈臣氏的“光輝歲月”,年增300家門店的快速奔跑持續了5 年(2015年到2019年),而今單店收益也在不斷下滑。2021年屈臣氏中國單店年收益額僅為544.87萬港元,約為2014年(1039.89萬港元)的一半,到了2022年更是進一步同比下滑18.3%。

    真實的財務數據,暴露出屈臣氏在高速擴張圈地的同時也逐漸陷入業績疲軟的困境。

    西安一位熟識屈臣氏店鋪經營情況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當地經營狀況較好的店鋪,月銷售額在30余萬元,曾經單店破百萬元的盛況早已不復存在。

    甲方也開始“看不上”屈臣氏?!昂贤缓灳偷?年,若按照現在屈臣氏的收入,給它我們商場一樓最好的位置,一平方米只能賺幾十塊,倘若租給別的商戶,一平方米能賺兩三百塊?!痹谀呈泄芾硪惶幧虉龅母邔訁菛|(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中國市場受困

    據品牌觀察報,口碑危機之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反映了這個傳統美妝連鎖巨頭在當下消費市場的尷尬現狀。

    誠然,在傳統零售時代,港資背景和李嘉誠商業版圖的光環加持,確實讓屈臣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領跑了國內的美妝市場。

    不過,隨著年輕一代逐漸登上消費舞臺,尤其是在消費觀念、購物渠道等等的變化之下,屈臣氏多年苦心經營形成的優勢,似乎也正在被逐步瓦解。

    特別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崛起,把直播帶貨變成了整個社會的趨勢之后,對于沒能及時把握住的品牌們來說,更是一場洶涌的惡戰。

    就拿完美日記來說,因為在行業一片矇昧時,率先吃到了小紅書、抖音等的流量紅利,所以在2019年完美日記的銷售額一下子就猛漲了三四倍。

    但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很顯然這樣的現象只有在線上才有可能出現,線下要想復制這樣的逆襲,不說難度堪比登天,至少90%以上的品牌都沒這樣的好運。

    而屈臣氏的基本盤,又恰恰正是線下市場,所以帶來的打擊在其最近的財報中,也是相當破紀錄的。

    數據顯示,2022年,屈臣氏集團收益為1490.14億元,同比下滑2%;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25.69億元,同比下滑11%,跌至2020年的水平。

    這其中,屈臣氏在中國市場,尤其是中國內地市場,更是遭遇了滑鐵盧。

    具體來看,2022年,屈臣氏中國收益為154.42億元,下滑23%;門店數量也從2021年的4179家縮減至3836家,減少了343家(8%)。

    相比營收,利潤的降幅則更為驚人。其中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0.9億港元,同比下降59%;息稅前利潤(EBIT)為2.62億港元,同比下降85%。利潤降幅之大,在屈臣氏歷史上可算首次。

    所以透過這一組組數據不難發現,屈臣氏不光面臨著賣不動的尷尬,要想繼續在國內市場賺錢,也遠沒有之前那么輕松了。

    零售帝國還能恢復往日榮光嗎?

    遍布全球的16142家店鋪,2022年收入超1696億港元,屈臣氏至今仍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和記”)的現金奶牛,是全球最大的保健美容產品零售商。

    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其前身是一家1828年英國人開設的大藥房,在被李嘉誠收購前,已經有了上百年歷史。1981年,當時的“屈臣氏大藥房”成為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的全資子公司。李嘉誠買下它后,通過在全球買買買的方式,收購英國Savers Health連鎖店、荷蘭Kruidvat集團、俄羅斯SpektrGroup連鎖店、法國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等當地零售店,屈臣氏集團不斷壯大,其代表的零售業務板塊,也成為和記黃埔的現金流。

    李嘉誠曾說,“公司有了Profit(利潤),但沒有Cash flow(現金流)時,業務大多會撞板?!倍闶蹣I務擁有極佳的現金流,這也是李嘉誠大力拓展零售業市場的重要原因,零售業務帶來的穩定而充裕的現金流有力支撐了和記黃埔的擴張。

    屈臣氏巔峰時期,也一度被傳出要分拆獨立上市。2013年,市場傳聞屈臣氏將以1920億至3120億港元在中國香港、倫敦兩地同步上市。不過隨后一年,李嘉誠卻將屈臣氏24.95%股權“賤賣”給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

    截至目前,長江和記集團主要有4項核心業務:港口及相關服務、零售、基建和電訊。據長江和記實業2022年中報顯示,零售業務占營收比重為37%,構成了長江和記實業營收的大頭。

    不過近年,零售業務板塊受影響較大。中報顯示,相比去年同期,中國保健及美容產品店鋪數減少了79家。2022年上半年,透過審慎開店方針,店鋪數凈減少154家,主要是在內地。

    2018年,李嘉誠退休,將長江和記實業交到了兒子李澤鉅手中。在今年3月的業績會上,李澤鉅表示了對屈臣氏業績的認可?!澳壳?,屈臣氏在全球有超過16000間門店,尤其歐洲區域的增長明顯,而亞洲和內地影響比預想中嚴重。不過,2021年屈臣氏的Ebitda仍有雙位數字增長,相信疫情緩解后,屈臣氏的業績會持續增長?!?/p>

    不過在美妝零售市場,屈臣氏如今境地早不如前。

    尤其是隨著近年新美妝集合店的崛起,更是分食了屈臣氏原本就在收縮的市場份額。2019年之后,新銳美妝集合店在資本追捧下加速跑馬圈地,以調色師、WOW COLOUR等為主的美妝集合店對屈臣氏等傳統美妝零售店造成沖擊。開放式、不打擾的購物環境,更豐富的品類,吸引了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而對于新銳美妝品牌的吸引力,屈臣氏這個老牌渠道也不占優勢。

    高昂的入駐門檻和賬期勸退了近年新興的美妝品牌如完美日記、花西子等的入駐。艾瑞咨詢《中國美妝集合店行業報告》顯示,屈臣氏對于入駐品牌還有保證金或保底銷售額要求。據了解,銷售額不達標的品牌還會被下架。而新銳美妝集合店,采購模式多以一次性買斷為主,賬期以及供貨門檻對新銳品牌更友好。

    屈臣氏顯然也已感受到國內美妝零售市場激烈的競爭。今年4月,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高宏達公開表示,“我在超過1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工作過,發現中國市場競爭非常充分,也是最激烈的一個市場?!?/p>

    “留給它的時間不多了”

    現在屈臣氏把會員數作為其重要優勢,但在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看來,不是光完成了注冊登記,就叫會員了。最關鍵的是看會員給企業帶來什么貢獻?其實屈臣氏在十多年前會員貢獻的業績是不低的,能達到一周一次的到店率,現在的黏度能有多少?橫向對比cosco,每個顧客每年給cosco帶來12萬元的消費,這才是有價值的會員。

    屈臣氏總公司將拓店目標放在東南亞、土耳其等地,在鮑躍忠看來,這又是一次“不解決根本問題,轉而走下沉市場的危險路線。屈臣氏最早出現問題是在一二線市場,但是它前幾年卻把主要精力放在四五線城市,錯過了轉型的最好時機?!?/p>

    小修小補已無濟于事,屈臣氏需要大刀闊斧的變革。

    其實屈臣氏中國區營收在2016年首次出現負增長后,該公司2017年換任中國區CEO,采取數字化轉型并加碼彩妝業務。但大量引入美妝品牌,需要對第三方品牌友好的商業環境,在屈臣氏重自營的戰略方向上很難真正地適配落地。

    “一些年輕品牌的供應商不和屈臣氏合作?!痹乔际细吖艿奈鞅蹦呈^域負責人張蘇民說,“如果我是供應商,一個賬期付進去將近幾千萬的貨幣,你的回款賬期要90-160天。銷售又拉不起來,化妝品又是有保質期的。有些過期了都還沒結賬,現在新式美妝集合店選擇那么多,人家憑啥要和你合作?”

    一家美妝品牌相關人士稱,年輕人喜歡好看、高性價比的國貨彩妝產品,但屈臣氏有條碼費、進場費、促銷推廣費等門檻,還需要配上地面銷售團隊,這對國貨彩妝來說都是挑戰,而WOW COLOUR等新式美妝集合店多是零門檻,無差別推薦,只收傭金,對新銳品牌相對友好?!靶率矫缞y店沒出現前,有的品牌進屈臣氏是虧錢的?!?/p>

    在張蘇民看來,調整自營品牌的占比,擴大其他品牌,是屈臣氏是否可以扭轉頹勢的關鍵?!捌鋵嵡际系南到y、供應鏈、管理標準化在目前市場仍有競爭力,如果能進行策略上和產品上的調整,我覺得還是起得來。但是就看這個時間有多久,超過兩年就沒戲了?!?/p>

    “不只屈臣氏,這幾年整個傳統零售業態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消費者的消費模式、理念均發生很大轉變,這不是線上做一個小程序、請一個年輕明星來代言就能解決的問題?!滨U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你說家樂福這些零售巨頭難道是不想轉型嗎?大象轉身慢,轉型成功沒那么簡單?!?/p>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本公眾號轉載此圖文僅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刻予以刪除。

    責任編輯: 李丹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