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股3月集體大漲。
3月23日,申萬半導體指數表現出色,收漲4.1%,排在全部申萬二級行業指數第二位。成份股中,兆易創新、紫光國微漲停;江波龍大漲12.53%;富瀚微、瑞芯微、國科微等漲逾6%。
基金方面,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和工銀瑞信國證半導體芯片ETF日漲超4%,鵬華國證半導體芯片ETF日漲3.97%。
將時間線拉長,3月以來,48只半導體股平均漲幅達到10.96%,五成個股累計漲幅超10%。金海通以40.94%的漲幅居首,江波龍、富樂德、全志科技等個股漲逾20%。3股累計下跌,分別為紫光國微、大港股份和斯達半導。
半導體行業進入歷史低估區間
消息面上,日前,英偉達公布了其在計算光刻技術方面的突破——全新AI加速技術Culitho。CuLitho在GPU上運行,其性能比目前的光刻技術提高了40倍,可以加速每年消耗數百億個CPU小時的大規模計算工作負載,縮短先進制程芯片的光罩時程、拉升良率并大幅減低晶圓制作的能耗。臺積電將把這套AI系統在今年6月導入2納米試產,用于提升2納米制程良率并縮短量產時程。
資金面上,3月以來,多家基金公司密集申報了半導體相關的主題基金。具體來看,3月1日,華寶基金申報華寶中證汽車半導體產業ETF;3月6日,華安基金申報華安CES半導體芯片行業ETF;3月7日,中歐基金申報中歐半導體芯片主題股票型發起式基金。
除去新申報的半導體主題基金外,場內資金抄底跡象明顯,多只百億規模ETF年初至今份額持續增長。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3只百億規?;鹑A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國泰CES半導體芯片ETF基金最新基金份額較年初增幅依次為16%、19.3%、6.22%。
華西證券研究報告稱,半導體行業從估值看已經進入歷史低估區間。從估值和時點兩個維度看,行業已具備較強配置條件。景順長城基金也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已具備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隨著國產替代進程持續加速,持續看好半導體產業長期成長空間。
今日主力加倉這些半導體股
數據寶統計,在申萬二級指數中,半導體指數獲得最多主力凈流入,高達40.55億元。以絕對量來看,今日30股主力資金凈流入超過1000萬元。紫光國微居首,主力凈流入額達到11億元;兆易創新位列次席,凈流入額7.5億元。其后通富微電、長電科技和韋爾股份凈流入額在2億元以上。
在上述30股中,目前已有17股發布2022年業績相關報告。以年報數據或預告區間下限統計,長川科技、斯達半導凈利潤同比翻倍。前者持續完善在集成電路測試設備領域業務布局,新產品持續研發,市場積極拓展,業務規模穩步擴大;后者的車規級SiC模塊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批量裝車;IGBT模塊以及分立器件在光伏電站和儲能系統中大批量裝機并迅速上量,帶動公司業績高增。
關注度方面,斯達半導、聞泰科技機構關注度居前,評級機構數量依次為23家、20家。此外,新潔能、紫光國微、兆易創新等7股近期也獲15家及以上機構評級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