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黃金賽道!合成生物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的產業,資本扎堆涌入!這些A股公司搶先布局,4只概念股業績翻倍
    來源:數據寶作者:梁謙剛2023-03-23 20:16

    機構認為,合成生物學成為資本最看好賽道之一。

    合成生物學,被許多業內人士稱為朝陽行業,亦被稱作引領“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的產業。它是指采用工程化設計理念,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已有的知識改造已有的天然生物系統,設計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裝置和系統,來實現構建細胞工廠等目的為人類服務。

    近年來,合成生物學研究和產業發展高歌猛進,已成立多個相關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同時,領域內多個合成生物學重大項目獲得資金扶持。

    國內合成生物產業潛力巨大

    據《科技日報》報道,除了基礎研究突飛猛進外,企業數量也快速增長。截至目前,我國合成生物學創業企業已達62家,主要集中在天津、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睿獸分析的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國內已有92家合成生物學賽道公司獲得融資,融資總額達289.78億元。

    據東吳證券研報,合成生物學成為資本最看好賽道之一,全球合成生物融資快速增長。SynbioBeta數據顯示,2009-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融資規??焖僭鲩L,從2011年的4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8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46%。

    《自然》雜志指出,當人造物質超過自然物質總量時,合成生物學有望移步幕前,成為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備工具。因此,合成生物學的重要程度和發展空間不言而喻。

    根據麥肯錫的分析,預計在2030-2040年,合成生物學每年帶來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8萬億美元至3.6萬億美元,到 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000億美元,同時生物制造的產品可以覆蓋 60%化學制造的產品,并在繼續拓展邊界。

    多家公司透露合成生物布局情況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上,目前布局合成生物產業的上市公司超過20家。

    華大基因在國內擁有七大合成基地,可就近提供引物合成及基因合成服務,為生物基礎科研、合成生物學研究及眾多藥物、蛋白、抗體相關公司提供優質服務。

    水羊股份選擇以小分子透明質酸切入合成生物賽道,側重從護膚應用落地上加大細分領域研發。

    蔚藍生物重視合成生物學的研發工作,已于2019年成立了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并在合成生物學領域開展了多項工作。

    嘉必優以合成生物學技術為底層技術,以細胞工廠為制造方式,生產功能性營養化學品。目前,公司正在籌建智能研發平臺,集成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智能發酵測試平臺及高通量檢測平臺,打通合成生物學全技術鏈條。

    川寧生物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已自主研發出紅沒藥醇,目前該產品成功進入試生產階段。紅沒藥醇是一種最初來源于植物的倍半萜烯醇類天然產物,具有抗菌活性和消炎作用,現已廣泛應用于皮膚護理和化妝品行業中。

    4只概念股業績翻倍增長

    數據寶統計,合成生物概念股今年以來平均漲幅僅1.5%,跑輸同期上證指數。藍曉科技、康弘藥業、華大基因等3股漲幅超過10%。最新收盤價與年內高點相比,翰宇藥業、嘉必優、利民股份、金達威、凱萊英等5股回撤幅度超20%。

    從已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按照年報、業績快報、預告凈利潤下限計算,業績報喜股占比過半。其中川寧生物、凱萊英、金城醫藥、康弘藥業等4股凈利潤翻倍增長。

    川寧生物凈利潤增速排在首位,公司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凈利潤為4.12億元,同比增長269.58%。報告期內,公司2022年產品銷售價格較上一年同期均有上漲,其中硫氰酸紅霉素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7.74%、6-APA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1.87%、青霉素G鉀鹽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6.93%。

    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3月23日收盤,10只合成生物概念股滾動市盈率不到30倍。梅花生物滾動市盈率6.74倍,排在最低位置。該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279.37億元,同比增長21.14%;凈利潤44.06億元,同比增長83.42%。與以往對比,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