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信爆雷!全球金融體系出現“滾動危機”?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李曦子2023-03-17 08:49

    美國硅谷銀行(SVB)破產后,瑞信成為市場預言的下一家破產對象。

    “瑞信幫瑞幸做IPO時不會想到,有一天瑞幸的市值會超過自己?!?/p>

    這是近期市場上提到最多的段子。

    成立于1856年的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是瑞士第二大的銀行,也是近年來歐洲銀行業問題最多的一家銀行。在經歷了Archegos世紀大爆倉、Greensill破產、用戶信息泄露等一些列丑聞后,該行名聲受損,連續兩年大幅虧損,股東大規模出逃。

    3月15日,受瑞信宣布財報存在重大瑕疵影響,該公司股價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隨后瑞士央行出手相救。

    瑞信風暴加劇了人們對全球銀行體系壓力的擔憂。

    16日晚間,歐洲央行堅定加息50個基點。歐央行在聲明中表示,歐元區銀行業具有彈性,資本和流動性狀況強勁。無論如何,歐洲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已經準備就緒,可以在必要時向歐元區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支持,并保持貨幣政策的平穩傳導。

    導火索

    硅谷銀行破產危機余波不斷。

    曾準確預測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的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近日警告稱,隨著動蕩的債券市場崩盤,利率上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瑞信將成為下一家倒閉的銀行。

    一語成讖。3月14日,瑞信承認其年度報告在2022財年和2021財年的報告程序中發現“重大缺陷”。

    3月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曾對瑞信先前的財務報表提出質疑,隨即瑞信推遲了計劃在上周公布的年度報告。

    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對瑞信內控的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見”(adverse opinion),財務報表中有重大錯報風險。

    事實上,近年來,瑞士信貸在經歷了一系列丑聞后,連年虧損,存款資金加速外逃,今年3月,該行多家大股東宣布已出售全部股份。

    瑞信陷入水深火熱之際,其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的袖手旁觀也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3月15日,沙特國家銀行CEO明確表示不會向瑞信提供更多援助。瑞信股價暴跌24%,創史上最大跌幅。多家銀行蜂擁搶購瑞信信用違約互換(CDS),以求降低對手方風險。

    瑞信債券的一年期CDS從3月14日業務結束時的835.9個基點飆升至近1000點,約為針對瑞銀一年期CDS價格的20倍,德銀的10倍。為瑞信集團的債券提供違約保護的成本逼近1000點。

    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類似一種針對債券違約的保險合同。CDS的購買者通常向賣方付款,購買某種債券如果違約,可從賣方獲得的賠償。價格越高代表雙方認為債券違約的可能性越大。

    從瑞信昨日CDS的交易水平來看,甚至已經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表現。這些都從側面說明瑞信的投資者們正處于極度恐慌之中。

    美國資管公司Penn Mutual Asset Management總裁Mark Heppenstall表示:CDS的交易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投資者對瑞士信貸的信心危機。人們正在試圖尋找所有可能的方式來獲得保護。

    3月15日,據CNBC報道,法國巴黎銀行的做法“更激進”,已經宣布不再接受接管瑞信銀行CDS的請求。許多美國銀行也正在逐步減少與瑞信的業務往來,以降低風險敞口。

    連續虧損

    瑞士信貸近年來一直是歐洲銀行業問題最多的一家銀行,其經營問題由來已久。

    2021年3月,Archegos Capital爆倉,瑞信作為Archegos的重要資金提供方遭到重創,損失55億美元。

    同月,總部位于英國的供應鏈金融初創企業Greensill Capital因陷入“嚴重財務困境”、無法償還數億美元貸款向英國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瑞信旗下基金因累計認購Greensill Capital發行的產品啟動清算,100億美元資產遭凍結,自此訴訟纏身,面臨大額賠付風險。

    雙重暴擊令其財富管理、投資銀行業務線收入大幅下降,資產管理規模嚴重下滑。2021年,瑞信凈虧損16.26億瑞郎,為2018年以來的首次虧損。

    聲譽嚴重受損的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其風險管理的質疑。為了挽救聲譽重振旗鼓,瑞信進行了戰略重組更換了管理層,并增發股票吸引中東的投資者。但是依然無法扭轉客戶與資金流失的局面。

    去年2月,瑞信1.8萬名用戶數據泄露,黑客曝出該銀行為寡頭、毒販和人販等在內的罪犯客戶提供洗錢幫助,隨后被檢察機關起訴,成為瑞士歷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銀行。

    瑞信在內部控制上存在長期系統性的問題讓其股價持續下跌,自2021年2月起到2022年9月底,瑞士信貸的股價從14.90美元跌至3.92美元,跌去近80%。

    財報顯示,瑞信總資產從2020年的8190億瑞郎,持續下滑至2022年的5314億瑞郎。凈貸款從2020年的2919億瑞郎,下降至2022年的2642億瑞郎。存款總額更是從2020年的4073億瑞郎,急劇下滑至2022年的2451億瑞郎。

    去年10月,因連續四個季度虧損,市場對瑞信公司資本不足和流動性風險已經有較大擔憂,破產傳聞甚囂塵上。去年四季度該行的客戶提款超過1100億瑞士法郎。

    今年2月,瑞信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凈虧損72.9億瑞郎,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年度虧損,也是連續第二年出現虧損。去年第四季度凈虧損13.9億瑞郎,超過上年同期的凈虧損20億瑞郎。

    央行救市

    為了緩解危機,目前,瑞信表示,已經計劃通過一個擔保貸款項目向瑞士央行借款至多500億瑞郎,將以最多約30億瑞郎的現金回購高級債務證券。瑞信還就10種美元計價高級債務證券提出現金收購要約,總代價不超過25億美元;還宣布另外一項現金要約,涉及4種歐元計價高級債務證券,總代價不超過5億歐元;兩項要約均須滿足要約備忘錄所載的多項條件,要約于3月22日到期。

    瑞信在聲明中表示,這筆額外的流動性將支持瑞信的核心業務和客戶。瑞信將采取必要措施來創建一個更簡單、更專注于客戶需求的銀行。

    3月15日,瑞士國家銀行(SNB)和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就市場不確定性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某些銀行的問題不會對瑞士金融市場構成直接蔓延風險。瑞士信貸滿足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和流動性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國家銀行將向瑞信提供流動性支持。

    聯合聲明還指出,最近幾天,瑞士信貸的股票交易價值及其債券價值尤其受到市場反應的影響。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銀行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并可獲得與監管法相關的所有信息。在此背景下,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確認瑞士信貸滿足適用于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更高資本和流動性要求。此外,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和瑞士國家銀行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與瑞士聯邦財政部保持密切聯系,以確保金融穩定。

    此外,瑞士的監管部門還要求所有銀行維持資本和流動性緩沖,以滿足或超過巴塞爾協議的最低要求。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必須滿足更高的資本和流動性要求。這可以吸收重大危機和沖擊的負面影響。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認為,硅谷銀行的風險本質是因為墨守“CARRY TRADE短融長投”成規而忽視聯儲超速加息引致的宏觀利率風險導致的,而瑞信則是多年來風控治理漏洞百出最終還是因為CDS爆雷無法掩蓋而導致流動性危機不可避免。表面上看這二者的風險形成機制并不相同,但骨子里他們的風控模式和公司治理結構都存在嚴重問題。

    職業投資人程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硅谷銀行的問題出在負債端,而瑞信的問題是審計機構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重大漏洞,如此著名的國際銀行真的在資產端出現問題不容小覷,警惕出現壞賬風險。沙特拒絕提供支持的做法很不負責任,是在倒逼瑞士央行提供支持。目前來看,瑞士央行提供的支持非常重要,給瑞信提供了一個資產修復的重要手段。目前,從硅谷銀行破產和瑞信風暴兩件事看,市場恐慌過度,隨著貨幣緊縮結束過去十余年的超量寬松,泡沫的擠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要注意是否還有其他的隱藏風險點,可能更多需要監管部門去挖掘。

    中金認為,政策的及時且對癥下藥的應對以穩定市場情緒最為關鍵,否則可能會因為市場波動本身誘發更大問題。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推出的定期融資計劃BTFP,還是對癥下藥和非常及時的,因此市場情緒對于美國銀行在3月14日才得以略微穩定下來。但歐洲銀行和瑞信的風波使得短期情況再度復雜化。

    信任危機

    與硅谷銀行相比,瑞信作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擁有高達5000億瑞郎(約合5400億美元)的總資產,其在全球更廣泛的業務布局,使其本身蘊含了更多的系統性風險。

    中金指出,隱藏的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這也是類似蔓延風險有多大,以及是否會導致更大危機等問題很難精準預判和回答的原因。一是因為,目前很少有人能完全說清楚背后潛在可能的傳染風險,尤其是期限錯配、資產嵌套和風險敞口等都無從得知,很多時候只有當暴露出以后才能知道,否則市場也就不用猜測博弈。二是因為,一些傳染的風險恰恰是市場波動本身所造成的(所謂“跌出來的問題”),可能已經不是問題的本身。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歐美銀行業的流動性大考和信任危機,即在歐美央行激進加息造成宏觀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經由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脆弱性、資產負債管理的滯后性及業務的復雜性形成的流動性風險;以及經由預期心理因素形成的令人窒息的風險傳染氛圍與對銀行的信任危機。

    “單個機構出現風險并不可怕,但從黑石違約、硅谷銀行事件、簽名銀行事件到此次瑞信危機,風險傳染的態勢已然形成。接連發生的風險事件更像是在演繹金融市場的海因里希法則。當前美歐央行還需要在通脹目標和金融穩定目標之間權衡,貨幣政策走向較難預料。如果整個市場都在猜測‘誰會是下一個’的時候,下一個就一定會出現,而且不會逐個出現?!?/p>

    熊市開端

    受硅谷銀行破產和瑞信危機雙重打擊,美債市場出現了后危機時代史詩級的震蕩: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出席國會聽證會發布鷹派言論后,美國債兩年期收益率狂飆沖破5%;結果硅谷銀行爆雷和監管救助儲戶措施出臺之后短短72小時內收益率暴跌到4.2%以下,最近24小時又再次跌入3.8%區間。

    “這種級別的震蕩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一次?!标惣颜J為,美國雖然短期內成功撲滅了SVB爆雷引發的中小型銀行危機,避免了銀行業擠兌和美股市場震蕩,卻引發了債市新一輪動蕩以及金融監管框架的道德風險難題,可以說為未來危機埋下了種子。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美國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表示,15日美國國債市場的交易量似乎是常規水平的兩倍左右。而市場對美國國債和與其他政府債券掛鉤的衍生品的價差(反映買入和賣出報價之間的差距)遠高于此前一周,這通常是市場焦慮的跡象。

    華爾街已有不少分析師認為,本次SVB以及瑞信危機也許是新一輪熊市的開端。

    華爾街大空頭、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分析師Michael Wilson認為美股的風險溢價將被重新評估?!霸谝蛘深A而出現的反彈之際,應賣出持有的股票,直到美股至少創下新的熊市低點。此外,我們確實認為銀行信貸收緊將對小型股公司造成更大壓力,上周小型股指數表現不佳支持了這一觀點,并進一步給那些持‘新牛市’觀點的人潑了一盆冷水”。

    放緩加息?

    銀行業流動性問題引發市場對于歐美央行對于貨幣政策轉向的期待。

    只在短短的一周內,市場對本月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預期已經轉向加息25個基點甚至不加息,一些機構已經押注年內美聯儲將降息,甚至有觀點認為降息幅度需要超過100個基點。

    不過,3月16日,歐央行不懼銀行業危機,宣布加息50個基點。至此,歐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升至3%,邊際貸款利率為3.75%,主要再融資利率為3.5%。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杜澤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各國央行在監測信貸狀況收緊時或會更加謹慎。然而,與以往銀行業危機的一個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當下宏觀環境阻力重重,包括持續的通脹壓力。目前各國央行都在盡可能地延遲降息,而這次突發事件使得抗通脹和穩定金融風險之間難以權衡。

    “我們預計美聯儲將在下周加息25個基點至4.75%到5.0%區間,但之后會停止加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會為了證明暫停加息的合理性,而再次重申貨幣政策的滯后效應,加上最近的事件也表明了更多的緊縮政策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p>

    “雖然暫停量化緊縮是阻力最小的方式,但美聯儲應該會以目前的速度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以防出現嚴重的市場混亂?!?/p>

    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認為,就短期風險而言,監管機構會持續向市場提供流動性,以避免金融風險的進一步蔓延,以及向實體經濟的傳播。但中期角度而言,降息帶來的通脹風險,可能意味著即使躲過了眼前的危機,下一輪危機也可能很快到來。經濟的基本面仍然是關注所有市場問題的最終落腳點。因此,降息或許可以幫助市場解除“心病”,但對經濟整體的調理絕對不是“降息”可以獨自完成的。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