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證50今年首次調整,5公司成“新貴”!機構資金持續涌入北證50成份股
    來源:北證資訊作者:鐘恬2023-03-13 22:52
    (原標題:北證50今年首次調整,5公司成“新貴”!第二批4只指數基金獲批,機構資金持續涌入北證50成份股)

    今天北證50指數樣本股迎來今年首次調整,惠豐鉆石、邦德股份、海泰新能、奧迪威和恒進感應5家公司正式被納入,成為北證50指數的“新貴”。

    經過今年初一輪急漲之后,近期北證50指數陷入低迷狀態。不過,近日第二批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已獲批,包括博時基金、工銀瑞信基金、萬家基金、鵬揚基金等旗下產品,接下來有望陸續進場。

    “元旦前首批8只北證50指數基金的積極入場直接催生了北交所元月份一波建倉行情,北證50指數最高漲幅16.19%,希望本批基金隨后對北交所的馳援也能重演?!辟Y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說。

    北證50指數今天迎來“新貴”

    3月13日,惠豐鉆石、邦德股份、海泰新能、奧迪威和恒進感應5家公司正式變身北證50指數的“新貴”。這是北證50指數樣本股迎來今年首次調整,也是該指數上線后的第二次調整。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團隊分析師諸海濱認為,新納入標的業績、換手率雙優,調整體現流動性正向選擇。其統計顯示,北證 50指數目前已經經過兩輪成分調整。首輪調整調入凱德石英、蘇軸股份;第二輪調入惠豐鉆石、恒進感應、奧迪威、海泰新能、邦德股份。從2022年整體表現來看,兩輪調整被選入的7只成分股中6只營收同比預增,5只凈利潤同比預增;流動性方面,被納入的均屬于區間累計換手率較高的熱門標的,7只被納入股票平均換手率達到342.65%,如惠豐鉆石(715.75%)、邦德股份(874.37%)、海泰新能(340.56%)、恒進感應(305.14%)。專精特新數量由原來的19家上升至20家,占比上升至 40%;而從研發強度來看,新一輪北證50的研發費用平均值為 4647.84 萬元,50家公司 2022年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上漲幅度平均為 21.88%,平均研發費用占比為9.16%。

    從市場表現來看,5家“新貴”中,邦德股份今年以來累計漲15.82%,海泰新能累計漲9.45%。今天北交所二級市場以回落為主,這幾只股票表現也并不出色。

    對此,周運南表示,由于北證50指數基金要跟隨北證50指數樣本及其權重適時調整,所以對新調入的樣本股是利好,因為指數基金要被動按比例建倉。周運南認為,北證50指數基金的調倉需在指數樣本調整及新權重生效日方開始進行,而且調倉通常會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并非一天內一鍵調倉,正常的操作是先賣出被調出樣本股,再買入新調進的樣本股,這樣可以將每季度的樣本調整對北證50指數的影響降低,減少指數的短線波動。

    新三板市場資深人士、廣東力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則認為,北交所50指數標的基本面非常好,經歷過疫情的挑戰,北證50指數樣本公司還是發揮了龍頭企業引領作用。2022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54.21億元,同比增長43.89%;實現凈利潤74.14億元,同比增長27.44%,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的57.94%和60.08%,成為北交所上市公司穩增長的“壓艙石”。

    基金持倉向北證50成份股靠攏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第二批北證50指數基金產品正式獲批,共包含4只基金,分別為博時北證50成份指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工銀瑞信北證50成份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萬家北證50成份指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鵬揚北證50成份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這距離首批8只北證50指數基金獲批約3個多月。2022年11月25日,易方達、華夏、廣發、南方、富國、匯添富、招商、嘉實等8家機構的首批北證50基金獲批,這8只北證50指數基金全部在今年元旦前完成設立,總計募集超29億元,其中3只產品首募規模超過募集上限。

    周運南認為,北證50指數產品設立的常態化將為北交所二級市場引來大量被動型長期投資資金,豐富北交所投資渠道,實現投融兩端平衡發展,提升北交所公司定價功能,激發北交所市場的活躍度。

    除了4只北證50指數基金外,3月1日泰康基金發布關于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份額發售公告,募集規模上限為5億元,于3月6日至3月31日公開發售,這是第二批3只獲批北交所主題基金中最后進行公開募集的,也是第11只北交所主題基金。

    在周運南看來,5只北交所基金的獲批和募集,表明公募基金公司對北交所信心的提升和市場前景的看好,積極向市場輸送新血液,持續改善市場流動性。未來北交所還將直接推出北證50指數的ETF基金,待到北交所上市公司達到一定規模后,還或將開發策略指數基金、行業指數基金等特色化指數產品。

    “照這樣下去,有希望量變引起質變?!必斀泴谧髡咧彀盍枵J為,目前北交所的主要問題在于流動性引起的估值塌陷,而背后的原因和深層邏輯是缺乏基石投資者,缺乏公募基金積極主動入市。目前北交所投資者主體是大戶投資者,這是主要問題。因此,不斷批準公募基金進入北交所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諸海濱的統計顯示,2022年四季度基金對北交所持倉倉位整體增加,北交所內共計34只股票獲得基金重倉,其中北證50成份股共有20只,占比達 58.82%,基金持倉構成正向北證50成份股靠攏。諸海濱認為,從基金的持倉也反映出,市場對于北證50指數及其成份股的認識在不斷加深,投資價值逐漸被認可。

    校對:姚 遠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