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記者會上,李強對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目標、如何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如何提振民企信心、如何穩就業等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高善文表示表示,總理記者會內容豐富,準備充分,踏實務實,突出重點,直面問題,令人印象深刻,經濟和資本市場等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都得到了明確,釋放了一系列正面信息,下一步市場關注的焦點是這些政策和部署的落實情況和進展。
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局之年,經濟發展備受關注。
談及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時,李強用“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八個字來概括,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他指出,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這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確定的。當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元,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并不輕松,需要倍加努力。
李強指出,將要打好這么幾套組合拳,一是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二是擴大需求的組合拳,三是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風險的組合拳。這些組合拳,都是有其具體內涵的,有的還會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充實、調整和完善。
“這些組合拳非常系統和深刻地對下一階段的具體政策出臺提供了指導性意見”。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未來宏觀政策上,財政政策將提質加力,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結合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金融領域的內容,今后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要進一步完善并加以發揮,尤其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全面進行注冊制改革方面,要打好改革創新的組合拳;擴內需應該把消費方式優先位置,一個規范和繁榮的資本市場,也能為促消費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在國際環境處在風高浪急之下,如何防控金融隱患也顯得非常重要,打好“防范化解風險組合拳”,對于金融行業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易方達董事長詹余引認為,李強總理回應了輿論關切問題,當前,我國消費需求、市場流通、工業生產、企業預期等明顯向好,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向上。從最新的數據來看,2月制造業PMI指數回升到52.6,新增社會融資總額3.16萬億,延續了較好的態勢。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大力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擴大需求的組合拳、改革創新的組合拳、防范化解風險的組合拳,對中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充滿信心。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這釋放了兩個很清晰的信號,一是從短期來看,政府的經濟工作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向好”。今年財政貨幣的支持還是比較有力的,疊加去年累積的政策效果、以及疫情防控優化后經濟的內生反彈,中國經濟大概率較去年有明顯恢復,總理也講到政策組合還會根據實際需要不斷調整。雖然面臨的挑戰很多,預計今年全年增長完成5%的目標是很有希望的。
二是從中長期來看,總理坦率回應了外界對中國長期經濟政策的疑慮。過去一段時間,外界對中國如何定位政府與市場關系心存疑慮??陀^來講,市場和政府在配置資源上有各自的特點,關鍵是要建立起良好的伙伴關系??偫砻鞔_指出,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取向,堅定改革開放,同時也表示將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面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等,說明新一屆政府對政府和市場的分工問題是有比較系統深入的思考和部署的。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在記者會上,李強就民營企業的發展進行了表述。他談了三點,給民營經濟發展吃了顆定心丸。
一是“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長久之策,過去沒有變,以后更不會變。確實,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其實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強調。對此,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
二是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我國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從發展空間看,中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還有很多新領域新賽道有待開拓,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三是時代呼喚廣大民營企業家譜寫新的創業史。經濟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也依賴客觀條件,但更需要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希望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堅定信心再出發。
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認為,鼓勵創新、創業和企業家精神。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是長久之策。未來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國家將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我國具有超級規模的市場需求,還有許多新領域需要民營企業去開拓,很多新賽道需要民營經濟去參與,民營經濟大有可為。時代呼吁創新發展,鼓勵企業家精神。新的時代,需要民營企業家堅定信心再出發。
“總理在記者會上特別強調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資本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重要市場,可以從四方面更好助推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鄙耆f宏源研究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一是資本市場以更好的服務下沉,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綜合服務,提升民營中小企業對資本市場服務的獲得性;二是資本市場以更健全的制度,推進民營經濟創新發展,以深化系統性改革為民營經濟創造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三是資本市場以更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民營經濟創新熱情,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流向民營企業創新領域;四是資本市場以更豐富的風險投資產品,與民營企業共擔創新創業風險,做好風險防范和化解。
積極信號利于提振市場信心
李強在記者會上還談及了對外開放、穩就業等話題。其中釋放的積極信號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
談及對外開放,李強表示,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無論外部形勢怎么變,都將堅定不移向前推進,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深化改革開放中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談及穩就業,李強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靠發展經濟。具體工作中,將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加大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從就業看,有一定壓力,但從發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年輕人通過勞動和奮斗,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高善文指出,資本市場當前的突出問題是投資者信心不足,因此,既要穩定短期的經濟增速和就業,又不能大水漫灌給長期帶來更大的風險,更要深化改革開放,強化法制建設,讓民營和外資企業吃下定心丸,假以時日,經濟和資本市場將能夠充分恢復和發展。
“金融數據和經濟數據轉暖企穩明顯, 對股市而言,資金利率未來一段時間預計維持穩定,今年的經濟復蘇強度決定市場主線?!闭猩袒鹧芯坎渴紫洕鷮W家李湛指出,我國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政策是2023年政策亮點。 “安全端”關注自主可控;“發展端”關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數字經濟、智能、綠色(新型能源體系)、平臺經濟等。